偵探小說裏,福爾摩斯的形象,半世紀以來給大部份的人印象是永遠穿著黑白格的斗篷外套連帽子,口含煙斗,神情肅穆,查案時手持放大鏡。這本是一個既有神秘感亦不失英國紳士風度的形象,但這純為迎合電影觀眾口味而設計的虛構形象,在真實的私家偵探行業中這個裝束可行嗎?

在實際的私家偵探行業裏,根本不容作上述的打扮。為了查案所需,甚至不可能有固定的形象﹗若問我怎去形容自己的形象,我可以作這樣的比喻——要偵查的事件是一杯水,我的形象是一粒冰塊。無論這冰塊原本的形狀是怎樣,當溶入水裏之後,就沒有人發現它的存在,也就是說當我們工作時,就要恰如其份地扮成需要扮演的角色。

舉一個個案為例,一個正被私家偵探跟蹤的目標人物,他富有警覺性,不時東張西望,察看有沒有被人跟蹤。他在士多門口借故打電話,後面有一對年輕情侶,邊聽音樂邊也在等候借電話。不久,目標人物走到街角報攤買報紙,旁邊有一個操外省口音,狀似老闆級的中年男人拿著手提電話通話。後來,目標人物停在街口截的士,他並沒有上先前停下之的士,反而選擇了後面跟著之的士上車,還叫司機繞了很多路才去目的地。結果,他當然不能擺脫我的監視,因兩部的士之司機都是偵探成員,就連操外省口音的中年人也是。差不多在同一時間,他已上了另一部目標人物不選擇之的士跟隨,利用電話向我通風報訊。年輕情侶亦是探員,他們用電單車加入追蹤,以防目標人物中途下車改乘其他交通工具。這樣,大家便可想像到我們辦案時的裝扮了﹗我們永不會是成名的演員,但卻經常飾演不同的角色,可能是生意人、小販、司機、遊客、修理技工、市場調查員、風水相士、學生、甚至流浪漢、老泥妹、弱智人士等等。演得投入自然可方便偵查,演得不好不止破壞調查,處境也可能有危險﹗

由於調查會涉及各行業,所以資深的私家偵探對各行業都有一定了解。有時為了深入調查,還要臥底於目標人物的圈子呢﹗我常訓示助手說︰「我雖是一隻井底之蛙,但井裏面的情形,惟有我最清楚﹗」

除此以外,冷靜及與時並進的常識亦不能或缺,不然會被做案者誤導,浪費調查時間。運用有邏輯的分析,作大膽假設,加上小心求證下,每使工作事半功倍。